喜报 | 青春有担当,奉献绽光芒-我院2021年度志愿服务实现新突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以青春奉献实践报国之行、回应时代呼唤,充分发挥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鼓励北航学子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 2021 年度志愿服务评奖表彰工作。
国际通用工程学院积极参与评选,经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材料核实、评审答辩等程序,在多个奖项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王宇阳同学获评北航“十佳志愿者”,赵伊宁、陈家珩、沈靖洋同学获评北航“优秀志愿者”,“国际教育论坛志愿服务项目”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提名”。
十佳志愿者


作为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首位北航“十佳志愿者”荣誉的获得者,王宇阳的志愿服务经历,平常,平凡,但不平淡。他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罗阳音乐剧的场务,国际研讨会的场务,校庆嘉年华学院负责人,学院宣传片,开学典礼、挑战杯评审答辩、校区搬迁都留下了他积极工作,服务他人的忙碌身影。王宇阳同学表示,志愿服务是社会责任感的外在表现,一种担当,是新时代大学生体现人生价值、发挥青年力量的重要抓手,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提升自我、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的过程,未来的他将继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工作水平,强化综合素质的同时,围绕中心工作,继续努力。
优秀志愿者
沈靖洋:
敢为人先,无私奉献,扎根志愿服务,燃烧青春活力。在我担任学院志愿实践部部长的一年中,我参与组织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一年以来,我和志愿者同仁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的志愿服务目标而共同努力,我也不断从优秀的志愿者身上学习,牢记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初心。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争做志愿服务弄潮儿!

赵伊宁:
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为国家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我的毕生追求,而作为我校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便是一个起点。自2019年承担志愿讲解工作起,累计接待海内外团体近30批,不论是在“长空逐梦”展区讲解飞行原理、飞机结构,还是在“银鹰巡空”展区介绍歼-10、北京一号,我都由内而外地感受到一种作为北航人、作为北航志愿者的喜悦与光荣。航空航天博物馆是北航与世界交流的名片,有幸成为这张名片的解读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使访客感受到一件件展品背后的航空航天文化和北航精神。志愿讲解团队连续多年获得学校表彰,也欢迎国通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在提高中英文表达能力、提升航空航天专业认知的同时服务我校师生和社会群众,传承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

陈家珩:
大学入学以来,我热爱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总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38小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志愿服务经历是,在今年7月1日,我作为广场坐席区志愿者,参与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志愿服务,同现场数万人共同见证了党的百岁庆典,在观众引导、秩序维护、氛围带动等工作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感叹于党在百年以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鼓舞我向着空天报国的目标继续前进。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中,为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热情与担当。

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提名奖
国际工程教育论坛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北航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承办的高水平工程教育论坛之一,每年暑期举办。今年7月2—3日,以“推动交叉科学发展,解决重大挑战问题”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暨国际化示范学院研讨会在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为了保障论坛的顺利进行,论坛面向国通学院招募具有良好英文表达能力的志愿者,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参与会议现场的布置与引导、与会嘉宾的对接、会议发言的整理。在今年的工程教育论坛志愿服务项目中,共计招募21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712小时。

国际工程教育论坛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沈靖洋讲到,国际工程教育论坛是国通学院承办的高水平论坛之一。国际工程教育论坛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一个具有传承意义的学院志愿服务项目,给予了许多同学第一次参与大型赛会保障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项目中每一位志愿者尽心尽力,保障了论坛的顺利进行,发挥着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希望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志愿服务中,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习总书记曾说“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如今,站在这个崭新的时间节点,国通学院将继续鼓励学生以团体、个人的形式积极投身于校内外志愿服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点燃青春梦想,弘扬北航大爱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能力提升,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