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30日,国际通用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班共24名同学分别前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和中关村e谷延庆无人机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特色,学院积极落实学校的生产实习指导方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们搭建优秀的学习实践平台。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飞机总装制造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飞机装配、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飞机修理等民用航空产品为主业,以特种车辆、气垫船和轨道交通工具等非航空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延庆无人机创新园是中关村e谷与中关村延庆园合作创建的招商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工业级、军用无人机产业领域,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园区依托延庆区独特的试飞空域和优厚的扶持政策,围绕无人机先进技术及通用航空的科技研发、产品推广,集聚无人机及航空航天高科技企业。
附部分同学感想如下:
张泽宇(商飞):对于商飞,我的感觉就是神秘,高端,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地。通过了3天的安全教育,开始正式熟悉岗位和工作内容。我的岗位是复合材料中心的飞机许用值B基准值的计算工作,虽然不需要自己的计算,但是通过实验数据,我学习到了一些工程上测试材料件的方法:通过不同的破坏试验,比如拉压开孔等,记录断裂强度,然后根据几十次试验的数据利用数值统计的方法计算一个可靠的基准值作为特定状态下,这个材料的可靠强度值。目前CR929正在研发攻关的阶段,看到商飞的同事们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看着工厂里不断走出来的C919,我对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充满信心。商飞工厂建在浦东机场旁边,天上不时飞过波音、空客的客机,不同的型号,造成很大的声音,是对厂区里面所有人的激励,什么时候头上可以飞过我们自己制造的大飞机,什么时候可以听到我们自己的引擎在轰鸣。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李嘉宝(商飞):回顾三周的实习生活,我在上海商飞收获了许多。经过实习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只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所学内容并不能被灵活地运用,等同于一无所有。这次实习仿佛校外的课堂,是知识巩固和创新的沃土,也是大学生锻炼和成长的有效途径。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在校内学不到的东西。处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接触不一样的人和事,自然会收获不同经验与技能。
胡康馨(无人机):在7.5-7.24期间,跟随同学一起工作和学习三周的我受益匪浅。通过参观各个无人机公司并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调试与试飞无人机的过程,增进了我对有关无人机专业知识了解和学习。之后进入了轻翊科技公司正式实习开始后,我帮助了公司即将开展的新型横列双旋翼无人机项目进行初步的背景调研和文献查阅,并与项目负责人报告与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了解到了最新飞行器设计的一些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段在公司合作学习开展项目的经历,更加深入了我对工程师工作的了解,也侧面加深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憧憬。
除上述以外,由于在整个办公的期间我也与总经理同时也是北航五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校友进行了很多交流,我也了解到公司平常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的任务每一关都严格把握,包括从方案设计、构思到成形制作以及试验试飞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而总经理也是在整个过程中严格监督,作为一名实习生的我也看到了他对于航空工程师这份职业的负责与坚持。
在实习的最后,我也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他曾经在上学期间是北航小飞机协会的一名成员,在团队中做过很多飞行器设计的项目,包括飞艇等等。而我入职的轻翊公司是他在一年前才刚刚自己创立的公司,之所以他能够选择在五十多岁这样的年龄重新进行创业,他的回答是因为对航空的坚持与热爱,就像对于自己的公司而言,他并不擅长资本运营,他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方向领域,这也引发我对于自己未来就业选择的新的思考,也许工作需要热爱,才能做好,才能坚持。